xyz

軟體王

會員登錄
您現在的位置:網站首頁 >> 專業知識教學 >> 探索、國家、知識頻道 >> 碟片詳情
商品編號:
DIS0606
商品名稱:
中國地理探索 大黃河三峽 三峽 01-08集
語系版本:
國語發音繁體中文字幕版
商品類型:
影片教學版
運行平台:
Windows7/8/10/DVD播放機
更新日期:
2008-01-15
碟片數量:
1片
銷售價格:
200
瀏覽次數:
30184

轉載TXT文檔】  
您可能感興趣: 風水 97年 
中國地理探索 大黃河三峽 三峽 01-08集
中國地理探索 大黃河三峽 三峽 01-08集 國語發音 繁體中文字幕版(影片教學版)(DVD版)

內容說明:
俗話說:「黃河清,天下平。」千百年來,中華兒女都對母親河抱有美好的期望。今天
我就帶領大家去欣賞「黃河不黃小浪底」的迷人風采。
九曲黃河從青藏高原起步,穿山越澗至河南濟源,走完了萬里峽谷之旅,開始了千
里平原之行。在黃河中下游交界地段,由於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的修建,形成了
272平方公里的高峽平湖景觀,使這裡成為中國北方最具特色的水上遊覽區。目前,黃河
之旅已進入全國旅遊熱線,如果說鄭、汴、洛中原游是黃河之旅的重要組織部分的話,
那麼小浪底應該是整個大黃河游的一顆明珠,而黃河三峽又是小浪底風景區的精華所在
。小浪底黃河三峽景區西起八里胡同,東到黃河西灘,全長50多公里,主要景點以小浪
底工程為中心,依次有西霞院水庫、黃河西灘、留莊英雄民兵營陳列館、壩後公園、大
峪灣、明珠島、龍鳳峽、八里胡同、孤山峽等。
西霞院「反調節」水庫建於小浪底大壩下游16公里處,是小浪底水利樞紐的配套工程。
設計壩高海拔139米,壩長3059米,蓄水水位134米,總庫容為1.62億立方米。西霞院水
庫的主要功能是對小浪底下洩的不穩定流量進行反調節,消除對下游安全等方面造成的
不利影響,並兼顧灌溉、供水、發電等,確保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按設計目標調峰運行
,獲得最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由於西霞院水庫水位較淺,建成後將是開展水上遊樂活
動的理想場所。
黃河西灘像一顆翡翠鑲嵌在大河之中,其上農舍點點,綠樹掩映,牧童短笛,漁舟唱晚
,被稱為「黃河水上綠洲」。西灘最大的妙處是無論黃河水漲多大,這個小島從未被洪
水淹沒過,也可以說是萬里黃河上惟一的能夠常年居留人類的島嶼。很久以來當地就流
傳著一個美麗的神話。遠古時期,人們征服自然的主要活動就是治水。大禹父親伯鯀用
堵塞的辦法治水,他從天帝那裡偷來「息壤」,也就是一種會自己生長的神土,堵在黃
河上,結果他失敗了。相傳今天的黃河西灘,就是伯鯀留下的神土形成的,西灘永遠不
被水淹,大概由於息壤能夠生長的緣故吧。雖然當年伯鯀用堵的方法治水沒有成功,但
我們現在看到的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卻仍是總結歷史經驗以堵為主、疏堵結合治水的
成功範例。
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留莊民兵在我黨地下武裝「杜八聯」領導下,拿起大
刀長茅,抱著葫蘆舟,馳騁在黃河上下,先後作戰400餘次,殲敵1200餘人,並為劉鄧大
軍陳謝兵團領渡黃河天險做出了巨大貢獻。1947年,太岳軍區領導李雪峰把一面寫著「
河防堡壘」的錦旗,贈給了留莊民兵營,黨支部書記薛平華和民兵李傳玉被太岳武委總
會評為特等民兵戰鬥英雄。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留莊民兵居安思危,常備不懈,革命
傳統代代相傳。1962年,薛平華等五人參加了全國民兵英模代表大會,受到了黨和國家
領導人的接見。1964年,原中共中央中南局和武漢軍區授於「留莊英雄民兵營」的光榮
稱號。
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是數千年來治黃史上的豐碑。黃河為中華民族的搖籃,她像
一條金色的巨龍,從古至今奔騰不息,用甘甜的乳汁哺育著中華民族,潤澤著華夏大地
。同時,黃河也是世界上泥沙含量最大的河流,泥沙淤塞經常造成洪水氾濫,因此也是
中國歷代政府的心腹大患。新中國建立後,我們在毛澤東主席 「一定要把黃河的事情辦
好」偉大號召指引下,加緊對黃河進行綜合治理,逐步使其變害為利。小浪底工程是國
家重點投資項目,位於黃河中游的最後一個峽谷出口處,上距三門峽水庫大壩130公里,
下游為黃淮海大平原,是一座以防洪、防凌、減淤為主,兼顧供水、灌溉、發電、養殖
等綜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樞紐工程。小浪底工程於1991年9月1日拉開前期工程建設序幕,
1994年9月12日主體工程正式開工,計劃總投資347億元人民幣(實際投資309億元),其
中利用世界銀行貸款92億元人民幣(合11.09億美元)。工程主要由大壩、洩洪洞群、地
下發電系統三部分組成,採取國際招標施工,工地先後雲集了來自51個國家的700多名外
商和上萬名中國水電建設者。江澤民、李鵬、喬石、李瑞環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多次到小
浪底視察工作,極大地鼓舞了工程建設大軍。1999年10月25日,小浪底水庫提前下閘蓄
水,2001年12月主體工程勝利完工。小浪底工程建設期10年,累計挖填土石11183萬立方
米,若築一條一米高一米寬的土石壩,可繞地球赤道2.8圈。大壩工程和洩洪工程比合同
期提前一年完工,發電工程也提前建成8個月。在設計和建設中,小浪底工程曾創下3項
世界記錄和5項國內記錄。建成後的小浪底,最高運用水位275米,總庫容126億立方米;
電站總裝機容量180萬千瓦,年發電量51億度;可控制流域面積69.4萬平方公里,占黃河
流域總面積的92%以上,控制黃河輸沙量的100%,使黃河下游防洪標準由60年一遇提高到
千年一遇。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還可以通過科學調水調沙,改變黃河水沙不平衡狀況,
形成有利於河床沖刷的水勢,為小浪底水庫長期運行和下游河床不抬高,達到黃河長治
久安的遠大目標。2002年7月,小浪底首先進行世界水利史上最大規模的調水調沙人工試
驗,通過大於2600立方米/秒流量的連續排放,採用「人造洪峰」沖刷下游的「地上懸河
」,將庫區和河道的淤泥直接衝入大海,結果取得圓滿成功。
進入小浪底工程核心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大壩上鑲嵌的「小浪底」三個標誌性大字,
每個字46×64米見方,真可謂世上少有的「大手筆」。壩後公園以水景和林地為特色,
總面積1000多畝,其中水面近300畝。這裡原是黃河故道,1997年10月大壩截流後成了碴
場,為了改善生態環境,小浪底建管局投資上億元資金,委託上海園林設計院對壩後保
護區進行規劃設計,使遊人在觀賞宏偉工程的同時,也能瞭解黃河的發展文明史。壩後
公園包括大壩區、工程文化區、湖心島、黃河故道、黃河文化區和工程紀念區六個部分
。小浪底大壩是國內最大的壤土斜心牆堆石壩,壩頂長1667米,壩高154米,頂寬15米,
採用垂直防滲為主、水平防滲為輔的雙重防滲系統。水平防滲,是指壩體中間採用粘土
、兩邊由沙石等17種填料,一層層填築碾壓而成;垂直防滲,則是在大壩中間原河床上
,穿過70多米的沙礫石,從下往上澆築一道水泥防滲牆,深81.9米,厚1.2米,長439米
,是目前國內最深最厚的大壩防滲牆。黃河文化區是以「黃河梯級壩」為主體的微縮黃
河,九曲十八彎長約800米,依次有龍羊峽、劉家峽、青銅峽、萬家寨、三門峽和小浪底
共六座水利工程模型,並再現了黃河源頭和壺口瀑布兩處著名景觀,您可以一步千里漫
步在「黃河」岸邊,從全新的角度審視母親河。工程紀念區由雕塑廣場、花架長廊、觀
光大道組成。《建設者之歌》廣場中心設主體雕塑,高21米,三根柱子意為「三足鼎立
」,代表業主方(水利部小浪底建管局),設計方(黃委會設計院)、施工方(外國承
包商和中國水電建設者)三方共同承擔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建設,中間的石頭表明小浪
底是以土石建設為主的工程。這組雕塑從不同角度看都像英文字母「H」,即為黃河的拼
音縮寫。主體雕塑周圍豎立6組雕塑群,分別代表設計、監理和四個階段的承包商。
登上壩頂,小浪底工程一覽無餘。大壩北部的進水塔,由19個進水口組成,分四層
排列,高113米,寬267米,與背靠的山體融為一體,其中大小洞室多達110個。一個山體
存在上下重疊、縱橫交錯的蜂窩狀洞群,這樣巨大、複雜的工程堪稱世界之最。三條洩
洪洞在世界上首次安裝孔板新型洩水裝置,使激流通過1100米長的「搓衣板」突縮突擴
,消耗大量能量。世界上大型水力發電站的廠房一般都建在大壩旁邊,但小浪底的發電
廠卻整體「藏」在山中,僅其高度60多米,就相當於25層樓房,是當今中國規模最大的
地下發電廠。由於「蜂窩狀」山體破碎,為了防止塌方和滑坡,施工採用錨桿錨索加固
,人們形象地把密密麻麻加固的巖壁稱作「納鞋底」工程。洩洪洞出水口建有世界上最
大的消力塘,每年七月的調水調沙期間,只見翻捲的河水騰空飛舞,猶金龍出洞,似銀
蛟戲水,跌宕衝撞,聲如雷鳴,壯麗景觀吸引了大量遊人。
小浪底的美,重在清澈浩淼的水。大峪灣是距小浪底大壩最近的水上遊樂度假區,
灣前建有張嶺中心碼頭,高級別墅、觀景亭台、文化娛樂及餐飲服務設施齊全,基本可
以滿足遊客的各種要求。隔水相望的大山寨、黃鹿山,據說是當年曹操與袁紹征戰的地
方。唐貞觀11年,唐太宗李世民在濟源麥山打獵,追趕一隻白鹿逃過黃河卻變成了黃鹿
,他大為驚異,於是封南岸為黃鹿山。大峪灣背風向陽,溝叉明滅,「腳蹬泰山(廟)
、背靠湯帝(廟)、懷抱甘泉(寺)、頭枕娘娘(廟)」,非主流上的寬闊水域,依山
傍水的大片林地,伴隨著蕩氣迴腸的「天仙配」愛情故事(故事發生地),定可成為周
邊城市白領階層休閒度假的「後花園」。
明珠島由於黃河在此轉向拐彎,形成了一個伸入水中的半島,南岸九道山嶺圍拱,
勢如九龍戲珠而得名。這裡土層深厚,土質良好,適宜利用科技手段開發生態旅遊,目
前500畝自助果園和特色農業已初具規模。明珠島古稱「關陽」,三面環水,地處河道要
衝,向為兵家必爭之地。南岸鹽倉村二級台地上,發現有西漢倉貯遺址,方形柱礎石共
13行68排,漢代瓦當上留有「關」字,證明這就是漢代的「水上函谷關」。
青要山自古聞名,山中還有多處仰韶、龍山文化遺址和武羅潭、通天洞、刀辟石、
虎嘯峰等景點。據《山海經》載:「青要之山,實惟帝之密都……南望土單 渚,禹
父之所化。」山上原有祭祀黃帝的始祖廟、黃帝宮、嫘祖宮等,大禹的父親伯鯀也被在
此處死。山崖西沃石窟北魏石刻造像,因小浪底工程而整體搬遷,現復原於新安縣千唐
志齋,這是迄今世界上惟一的石窟整體搬遷傑作。
黃河三峽東距小浪底大壩30公里,即龍鳳峽、孤山峽和八里胡同。這裡為黃河水面
最狹窄處,與壩前的高峽平湖形成開曠與收合對比,群峰競秀,港灣交錯。龍鳳峽位於
黃河北岸的群峰之間,長達10公里,峽內峰迴路轉,忽明忽暗,是訪幽探勝的好去處。
峽口一座孤峰拔地而起,造形狀若皇冠,故名皇冠頂。傳說宋太祖趙匡胤青少年時期落
難於此放牛,皇冠頂是他做遊戲時指認的頭盔。山下原有村莊叫牛灣,多有民間故事被
後人樂道,現在淹沒水中。情侶島橫臥峽谷之中,島上兩珠翠柏和兩方巨石成雙成對,
別有情趣。峽谷山凹處,有一季節瀑布,落差約30米左右,每當秋雨連綿,飛流倒掛,
滴水穿石,形成直徑2米的秋雨池。池畔山上,西曰吳家寨,東曰盧家寨。吳家寨有兩個
土丘,並肩而立;盧家寨有兩座秀峰,緊緊依偎。有詩云:「出落誰家女,一母同胞生
。玉姿婷婷立,出水並芙蓉。」相傳很久很久以前,吳家寨有兩位後生,愛上了盧家寨
兩個俏麗的姑娘,由於受封建禮教所限不得相聚,於是他們站在村口苦心等候,久而久
之化作土丘,盧家姊妹因感其誠,也化作山峰,永遠陪伴著盧家兄弟。這個淒美的愛情
故事與天仙配一樣,不知傳誦了多少代,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
八里胡同位於黃河主河道上,它是沿黃景色最壯觀的部分,號稱「萬里黃河第一峽
」,這裡的黃河文化底蘊也特別深厚。你看,黃河北岸山上有一奇峰,名叫鯀山,狀如
面容滄桑的長者頭像,目視滔滔黃河,似有重重心事,有人說這是大禹的父親伯鯀死不
冥目,在此企盼後人治水成功。大禹治水,當務之急首先是處理他父親的遺留問題。禹
開鯀山,這裡就出現了一條八里長峽。鯀山泥土沖刷到下游滯留河中,形成八里長的黃
河西灘。而剩下的鯀山也化作蓮花,八里胡同南岸山峰,九蹬九級,次第升高,巍峨挺
拔,蔚為壯觀,若出水芙蓉,雅稱「九蹬蓮花棧」,因為大禹神斧所劈,又稱「鯀山禹
斧」。其實,蓮花棧九條金色的岩層,更像鳳尾九羽,這裡距禹父所化的「土單 渚」不
遠,應即《山海經》所載的「殺鯀於羽郊」的羽山。自古以來,當地流傳著這樣一首民
謠:「九蹬蓮花棧,展轉有一灌。誰能得住這一灌,能治九州十八縣。」也就是古時候
講的「治水者治天下」之意。黃河文化即治水文化。千百年來,為了治服黃河,中華兒
女前赴後繼,奮鬥不息,直到今天的小浪底工程,終於將黃河由害變利,徹底解除了中
華民族的心頭大患,人們從內心由衷感歎:只有共產黨能夠救中國,只有共產黨能夠根
治黃河!
八里胡同風光秀麗,俗稱八里八景。現孔夫子堂、趙匡胤馬褂、黃河古棧道等大部
分景觀都淹沒水中。著名的黃河 「漕運棧道」,為漢唐年間長安、洛陽兩京水上交通
要路,共15段4000余米,好似八里胡同崖壁上一道大凹槽,呈弧形懸於水面上方。大量
殘留的扣手窩、牛鼻孔、腳蹬印、纖繩痕清晰可辨,充分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艱辛與
智慧,可惜現在成為水下文物,不能親眼目睹。九蹬蓮花棧上,有兩個石人若即若離,
俗稱張公背張婆。相傳古時候有個大張(章)同一個姑娘深深相愛,因隨大禹治水並步
測大地,直至白髮始得結合,忠貞的愛情便以山為證,使其永駐人間。八角山上圓下方
,直刺藍天,號稱「八角天柱山」。山間神仙洞四通八達,傳說大禹治水時曾邀請各路
神仙在此開會商討對策。後來戰亂時多有百姓避難其中,洞壁題字以留紀念。山下老禹
窪為大禹治水的駐留之地。對岸塔地村旁有兩座圓錐狀孤峰,當地人叫「文塔」、「武
塔」。鯀禹治水,有堵有疏,方法不同,效果各異,但不能以成敗論英雄,文、武雙塔
就是向世人提示這個道理。
孤山峽位於八里胡同北岸,是逢石河進入黃河前的一段峽谷,奇峰壁立,景觀薈萃,寬
窄不一的水面為黃河三峽中難得的遊樂勝地。
翠屏峰雄踞孤山峽口,是逢石河進入黃河的天然屏障。當年陳謝大軍強渡黃河,這
裡是五大渡口中最重要的渡口,大部分船隻在此造就,第一艘木船也由此過河。據說當
年主力部隊和支前民兵浩浩蕩蕩,人多船少渡河速度很慢,夜裡八里胡同上游忽然奇跡
般出現一座冰橋,使大軍順利過了黃河,於是「解放軍是天兵天將」一時傳為美談。
黃河大佛頭身份明,有鼻有眼,造型優美,形象逼真。樂山大佛著稱於世,乃人工
所就;而黃河大佛久藏深閨,卻出自天成,令人拍岸叫絕。大佛前有一塊三角洲,山水
相映,地形開闊,惟妙惟肖的巨大石牛正臥其中。相傳這裡是太上老君用青牛預先佔下
的一方福地,石牛旁邊一坡梯田狀如彎月,人稱「犀牛望月」。對此民間大有講究,傳
得神乎其神:說是唐末五代改朝換代像走馬燈似的,先後有50多位將領面南稱尊。楊繼
業派風水先生「趕脈氣」到這裡,見一個後生在水裡洗澡,便托他將楊家先人信物放入
石牛口中。這時的趙匡胤出門闖蕩流落在此混日子,人送外號「趙摸魚兒」,那天正好
碰上他。趙匡胤何等聰明之人,當然理解其中奧妙,他不慌不忙下入水中,拿一根柴棍
撐開牛嘴,先塞自家衣裳,不想石牛嘴巴隨即閉合,無奈只好把楊家東西掛在牛角之上
,據說趙匡胤就是得到了這塊風水寶地,才黃袍加身成就大宋開國基業的。有詩云:「
石牛入水藏機關,謀事在人成在天。趙氏得帝楊家保,卻讓柴榮佔了先。」
石牛故事流傳千年不衰,還同周圍地貌風物緊密聯繫。孟良寨四周懸崖峭壁,登山
自古只有一條小道,孟良寨前有焦贊坪。傳說孟良、焦贊早年落草為冠,曾在此佔山為
王,山頂以石築寨,囤積兵馬糧草,後被楊六郎收伏,成為大宋名將。附近一組自然景
觀如金印峰、香爐山、旗桿山、轎頂山等都與趙匡胤的故事有關。
孤山崖一峰拔地而起,小浪底蓄水後形成孤島,山頂建有氣勢非凡的大河樓,灰瓦白牆
,飛簷挑角,既有江南亭閣之秀氣,又有北方樓宇之雄渾。登樓遠望,可見大河環流,
龍舟競渡。樓內展廳陳列著出自當代名家之手的《大河上下》、《伯鯀化熊》、《大禹
治水》、《陳謝大軍黃河渡》等巨幅畫作。濟源籍著名詩人王懷讓《登大河樓》詩曰:
「孤峰遠望群峰小,黃河東去一線飄。我寄豪情與大海,心頭更比山頭高。」頗能反映
大河樓的氣勢和游者的心境。
孤山崖下小浪底回水逢石河,形成數平方公里清水湖,群山環抱,碧波蕩漾,是開
展水上遊樂活動的好地方。大河樓下的山坡上,建有古色古香的賓館和餐廳,接待規模
300人左右。孤山崖對岸的鳳凰山,褶皺起伏如鳳凰展翅,臨水山包形似鳳首,其上建有
祖師廟。山坡上還有娘娘龕、老君龕、孔聖龕、王母洞等,歷史上曾為民間宗教活動場
所。湖尾湯帝廟,始建年代不詳,元代重建,明代復修,現存有山門、大殿、配殿等數
十間明清建築。湯帝廟與附近清代民居群,構成一組具有相當規模的北方民俗旅遊點。
另外,西戴河旅遊度假村設有窯洞賓館、狩獵場、瓜果園等,遊樂設施逐步配套。在孤
山峽旅遊碼頭坐船,很快可以回到小浪底大壩區的張嶺碼頭;或走高等級公路,坐車去
王屋山和小溝背景區,水陸交通都十分便捷。

  相關商品:
  • 中國地理探索 大黃河三峽 黃河 01-10集 粵語發音 中文字幕版(影片教學版)(DVD版)
  • 中國地理探索 大清晚使系列 避暑山莊+北洋水師 國語發音 影片教學版(DVD版)


  • 購物清單